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c语言革命6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c语言革命6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?
  2. 学习辛亥革命的心得体会?

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?

(1)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,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。由于***力量异常强大,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,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阶级领导,联合各革命阶级,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。

c语言革命6-c语言6.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(2)中国农民阶级由于其小生产地位的局限,本身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。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,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;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,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,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 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,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。

(3)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、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、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,还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:1、它受外国资本主义、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,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。

c语言革命6-c语言6.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、它分布集中,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,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。

3、它大部分出身破产的农民,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,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,共同团结战斗。

c语言革命6-c语言6.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4、有中国最有革命性的和先进性的中国***的领导,使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

学习辛亥革命的心得体会?

1911年10月10日,武昌首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。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,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。是它,推翻了两百多年的清王朝;是它,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;是它,开启了新中国的大门。

《辛亥革命》中有一句孙中山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:“死不是革命的目的,革命是改变命运,为天下人谋取幸福;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”。回顾历史,1911年前后,那时的清******无能,***摇摇欲坠,人民深受压迫。革命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改变命运,更好的生活;对于孙中山等一批革命家来说是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。他们要为天下人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,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,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。

《辛亥革命》是一场充满荆棘的革命,在这一道路上,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描绘祖国的未来。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,注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革命,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坚强意志,开拓了革命的新道路。电影中有许多细节描述,比如孙中山先生在国外与外国***官员协谈时的激烈争论的一幕,其以一己之力舌战众人,在面对种种刁难与不理解的情绪下,孙中山先生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,这是铁一般的意志!这是铁一般的力量!正因为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彻底的觉悟,在整个革命的道路上,才能走到最后。

电影中还有那么一幕,在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同志们讨论临时大总统的事宜的时候,有刺客枪击。一阵慌乱后,刺客被抓,在审问刺客的过程中,刺客对孙中山是满嘴的辱骂,黄兴进来后说了一句:'他和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里。'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,在当时清***的历史背景下,要完成一场革命并不只是军阀形式的占领,一场完整意义上的革命,应该是深入群众的内心,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播种革命的***,而且还要让其健康成长。所以说,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,它不仅改变了形式,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,是一场实质改变的革命。

通过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的体会到《辛亥革命》给予了我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,历史不会再重演,但历史的规律是会再现的,我要观史而明智,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,正确指导自我的发展,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。辛亥革命值得纪念。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扬,值得学习。学习并了解辛亥革命,也应该履行的职责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c语言革命6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c语言革命6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